個人介紹
- 中文名:雅克·貝漢
- 別名:不詳
- 性別:男
- 身高:不詳
- 體重:不詳
- 地區:法國
- 星座:巨蟹座
- 血型:不詳
- 生日:1941-07-13
- 出生地:[db:出生地]
- 職業:演員,制作人,導演,編劇
- 畢業院校:不詳
- 代表作品:放牛班的春天 遷徙的鳥 海洋
雅克·貝漢(Jacques Perrin),1941年7月13日出生于法國巴黎,法國演員、制作人、導演、編劇。
1960年,主演喜劇片《手提箱女郎》,從此開始在影壇嶄露頭角。1965年,擔任驚悚片《焦點新聞》的制片人,該片獲得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1966年,憑借劇情片《半個男人》獲得第31屆威尼斯電影節沃爾皮杯-最佳男演員。1970年,擔任劇情片《Z》的制作人。1973年,擔任政治片《戒嚴令》的制作人。1976年,主演戰爭片《韃靼人的荒漠》。1979年,擔任劇情片《收養》的制作人。1985年,主演驚悚片《警察的諾言》。1988年,出演劇情片《天堂電影院》。1990年,擔任劇情片《生命之外》的制作人。1996年,憑借記錄片《微觀世界》獲得第22屆法國凱撒獎最佳制作人。1999年,監制劇情片《喜馬拉雅》。
2001年,執導紀錄片《遷徙的鳥》。2004年,擔任音樂片《放牛班的春天》的制片人,該片獲得第17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2008年,擔任劇情片《北郊1936年》的制作人。2011年,執導紀錄片《海洋》,該片獲得第36屆法國凱撒獎最佳紀錄片。2015年,執導紀錄片《地球四季》。2016年,擔任紀錄片《時間之旅》的制作人。
1960年,與克勞迪婭·卡汀娜合作主演由瓦萊里奧·蘇里尼執導的喜劇片《手提箱女郎》,從此開始在影壇嶄露頭角。1961年,考入國立巴黎高等戲劇藝術學院,接受專業戲劇表演訓練。
1965年,以制片人的身份協助科斯塔·加華斯拍攝驚悚片《焦點新聞》,該片獲得第4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1966年,主演劇情片《半個男人》,獲得第31屆威尼斯電影節沃爾皮杯-最佳男演員。1967年,與凱瑟琳·德納芙、弗朗索瓦·朵列聯合出演由雅克·德米執導的歌舞片《柳媚花嬌》。
1970年,擔任劇情片《Z》的制作人,該片取材于1963年發生于希臘的一件真實案件;同年,與凱瑟琳·德納芙搭檔出演歌舞片《驢皮公主》。1973年,擔任政治片《戒嚴令》的制作人,該片由科斯塔·加夫拉斯執導。
1975年,監制驚悚片《特別法庭》。1976年,與菲利浦·諾瓦雷合作主演戰爭片《韃靼人的荒漠》;同年,擔任劇情片《高歌勝利》的制作人。1979年,擔任劇情片《收養》的制作人。1985年,與阿蘭·德龍合作主演驚悚片《警察的諾言》。
1988年,與菲利浦·諾瓦雷、薩瓦特利·卡西歐聯合出演由吉賽貝·托納多雷執導的劇情片《天堂電影院》。1989年,擔任紀錄片《猴群》的制作人。1990年,擔任劇情片《生命之外》的制作人,該片根據一名記者的真實人質經歷改編而成。
1996年,擔任記錄片《微觀世界》的制作人,該片利用特殊的微觀攝影機,向人們展示了森林里、草叢下放大了無數倍的昆蟲世界,他憑借該片獲得第22屆法國凱撒獎最佳制作人。1999年,監制以尼泊爾高原土著商隊為主角的劇情片《喜馬拉雅》,該片講述的是喜馬拉雅山區一個村落的故事,與《微觀世界》、《遷徙的鳥》被并稱為“天地人三部曲”。
2001年,出演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驚悚片《狼族盟約》;同年,與雅克·克魯奧德合作執導紀錄片《遷徙的鳥》,該片歷時4年,600多人參與拍攝,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地區,動用了一批飛行員和兩個科學考察隊,大部分鏡頭采用航拍,獲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提名,第15屆歐洲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獎提名。
2004年,擔任音樂片《放牛班的春天》的制片人,該片由杰拉爾·朱諾、狄迪爾·弗拉蒙共同主演,獲得第17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第58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提名。2008年,擔任劇情片《北郊1936年》的制作人,該片由科洛維斯·科爾尼拉、皮埃爾·理查德共同主演。
2011年,與雅克·克魯奧德聯合執導紀錄片《海洋》,該片獲得第36屆法國凱撒獎最佳紀錄片。8月8日,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在北京舉行聘任儀式,聘請雅克·貝漢為紀錄頻道的榮譽國際顧問,他是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自2011年1月1日開播以來首次聘請的榮譽國際顧問。
2015年,與雅克·克魯奧德合作執導紀錄片《地球四季》,該片由黃曉明、蔣雯麗中文解說,講述了地球兩萬年原始世界,動物真實生活與人類想象的自然棲息之間的天差地別的故事。2016年,擔任紀錄片《時間之旅》的制作人,該片由泰倫斯·馬力克執導,凱特·布蘭切特、布拉德·皮特合作旁白。
雅克·貝漢的父親是一家劇院的舞臺監督,母親是演員。
奧斯卡金像獎
- 2003第75屆奧斯卡獎-最佳紀錄長片《遷徙的鳥》(提名)
- 1970第42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焦點新聞Z》(提名)
威尼斯電影節
- 1966第31屆沃爾皮杯-最佳男演員《半個男人》(獲獎)
歐洲電影獎
- 2004第17屆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放牛班的春天》(提名)
- 2002第15屆最佳紀錄片獎《遷徙的鳥》(提名)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2005第58屆電影獎-最佳非英語片《放牛班的春天》(提名)
法國凱撒獎
- 2011第36屆凱撒獎-最佳紀錄片《海洋》(獲獎)
- 2002第27屆凱撒獎-最佳劇情片處女作《遷徙的鳥》(提名)
- 1997第22屆凱撒獎-最佳制片人《微觀世界》(獲獎)
西班牙戈雅獎
- 2003第17屆戈雅獎-最佳紀錄片《遷徙的鳥》(提名)
雅克·貝漢有著一蓬淡金色的鬈發和一雙迷人的眼睛,他不受任何戒律或規則的制約,也不在任何非技術的困難面前止步。他永遠無法用一個模式來被框架,因為他的作品會不斷地超越模式也超越自己。
雅克·貝漢在紀錄片《地球四季》中延續了自己的和諧自然觀,將目光轉向與人類更為密切的地面動物。他通過動物視角,展現出美輪美奐的四季更迭,畫面干凈大氣,鏡頭運用震撼,徹底顛覆了人類對自然的刻板印象,使一切都顯得新鮮生動而又興趣盎然。片中有著細膩的鏡頭語言,雅克·貝漢將動物們生榮亡哀、舐犢情深的動人故事娓娓道來,著眼于時光長河縱深感的獨特角度,讓電影“埋伏”著諸多有趣的細節。他獨出心裁的拍攝手法和超出常人的耐性使他在這自然界這領域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