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想罵的話,可以開始了!如果想認真分析的話,且聽落雪一言!
![]()
2025年11月15日,第3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揭曉,電影《好東西》獲得最佳故事片獎、陳思誠、戴墨憑借《唐探1900》獲得最佳導演獎、易烊千璽獲最佳男主角獎、宋佳獲最佳女主角獎,而2025年最熱電影卻僅獲最佳美術片獎。
2025年1月29日,萬眾期待的《哪吒:魔童降世》終于迎來了第二部《魔童鬧海》,在影片不俗質量與前作影響下,本片票房一騎絕塵,拿下了154.46億人民幣的超高票房。
此票房,不僅打破了《戰(zhàn)狼2》的56億,更打破了《長津湖》的57億票房,而其接近100億的斷層領先,更將在極為長久的一段時間內,成為華語電影難以逾越的票房巔峰。同時,本片在豆瓣上更有147.6萬人為其打出了8.4的高分,比肩《哪吒1》。
高票房與高評分的雙重加持,逐漸讓電影主創(chuàng)團隊產生了本片“極為優(yōu)異”的錯覺。所以在第3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頒獎禮上,僅獲得了最佳美術片提名的《哪吒2》團隊直接拒絕出席領獎活動。
![]()
官方解釋是“因為片方和主創(chuàng)團隊正投入后續(xù)作品的創(chuàng)作,無法到現(xiàn)場領獎”。
但問題是,《哪吒2》主創(chuàng)團隊已經忙到連1天的時間都抽不出來了嗎?哪怕餃子團隊沒有時間,彩條屋的領導們也一點時間都抽不出來嗎?光線的領導們也全都一點時間都抽不出來嗎?
其根本原因就是,餃子導演及其團隊,在《哪吒2》高票房與高評分的呼聲下,已經逐漸沉迷其中,并變得自視甚高,早已失去了一顆謙遜之心!甚至變得“傲慢”了!
那么問題來了,《哪吒2》真的是一部神作,真的值得最佳影片、最佳編劇等獎項嗎?真的有讓餃子團隊“傲慢”的資本嗎?
![]()
![]()
當然沒有!被吹捧起來的神作,其本質只是一部7.5—7.8分的偏上乘之作而已,導演早已在一片贊譽中迷失自我,沒有了《哪吒1》的初心。
落雪知道,只要落雪說《哪吒2》不好,必然會招致無數謾罵。畢竟因為在影迷眼中,本片已經“比肩《千與千尋》”了。甚至連餃子不去領獎,都被吹捧為#餃子太勇了#,還在微博上霸榜多個熱搜。
想要理解《哪吒2》該不該拿獎,就要明白《哪吒2》的核心主題是什么?《哪吒2》的成長有哪些?故事是否曲折等。
![]()
![]()
1、核心空洞
在今年2月13日的推文里就表明,《哪吒2》嚴重過譽,是一部故事線分散、核心論點單薄、故事缺乏亮點,且人物呆板,沒有成長。
雖然電影在故事上沒有太大的BUG,但這些細節(jié)缺失,讓整部電影充斥著一種吃快餐般的感覺——能吃飽,但并不美味。因此,落雪當時的評分就只有7.5-7.8之間,是一部沒有機會沖上8分的電影。
而《哪吒2》最致命的一點,就是導演將視角從小人物的成長,變成了天下大勢的解讀。這種解讀里沒有了導演要重點呈現(xiàn)的東西,成了千篇一律的野心,也讓電影失去了靈魂。
比如,在《哪吒1》中電影始終圍繞“成見”這個核心主題。
![]()
![]()
明明申公豹更優(yōu)秀,但是元始天尊卻將昆侖十二金仙的最后一個名額給了太乙真人;明明哪吒一出生,還什么都沒有做錯,卻被所有人唾棄,被殷夫人關在家里,成了罪犯一般;明明龍王幫助天帝鎮(zhèn)壓妖魔,卻幾乎被半囚禁在海底;明明敖丙做了好事,卻因為自己是妖族而被人們喊打喊殺。
電影所有的劇情都在為“成見”這個主題服務,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才更能理解申公豹、哪吒、敖丙的可憐,也讓“成見”這個主題變得極為亮眼。
可是《哪吒2》的主題是什么呢?
電影里有對妖族固有的“成見”,但是卻幾乎全被“還吃,收你們來啦”這樣的喜劇橋段淹沒,也就讓“成見”這個主題被無限削弱。相當于在探討貧窮時,王傳君說“我最窮的時候,卡里只有一百萬”一樣的割裂與違和。
![]()
![]()
同時,以無量仙翁的“禪教”危機為主題時,也沒有表現(xiàn)出無量仙翁的殘忍與恐怖,也就對正邪大戰(zhàn)這種事情沒有直觀感受。
比如,為什么如今常有類似“胖貓”、“婚內強奸”等事件的共情討論,其本質就是因為這些事件中,我們都非常容易代入到自己的處境當中。而《哪吒2》里的無量仙翁以及鹿童的壞,都沒有被直接展現(xiàn)出來,也就讓人無法代入到受害者中,無法與電影產生共情。
所以,電影正邪大戰(zhàn)的這種主題就顯得極為空洞,沒有得到實際呈現(xiàn)。
在《被解放的姜戈》中,姜戈解救自己的媳婦已經成功了,結果因為黑人老管家不僅沒有幫助自己還出賣自己,最終導致計謀失敗、朋友被殺時。黑人老管家這種“自己人專坑自己人”的設定,就極為讓人代入其中。
![]()
![]()
而在電影中,鹿童沒有呈現(xiàn)出這種狠毒、無量天尊沒有呈現(xiàn)出他的壞,妖怪們也沒有呈現(xiàn)出可憐與無助。
也就讓整部電影缺少一種核心主題的突出與情感的宣泄,同時,本片在人物的塑造上,更實現(xiàn)了全員臉譜化,完全沒有人物成長。
![]()
![]()
2、人物僵化
與《哪吒1》相比,《哪吒2》不僅在故事主題上明顯遜色,同時,在人物塑造上,本片同樣缺乏可靠塑造。也就讓人物扁平、僵化,缺少人物成長空間。
而一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沒有實現(xiàn)人物成長,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電影在故事設計、人物打磨上不夠細致,或存在一定瑕疵。
同樣以《哪吒1》相比,哪吒最初的形象就是一個魔童,他想要努力融入人群之中,但又因為性格以及社會壓力,使他的魔童形象進一步提升。但是在最后,因為殷夫人的寵愛、李靖的自愿犧牲,他從一個魔童成長成了一個令人尊敬的大英雄。
并且在這個成長的過程中,哪吒的人物心態(tài)經過了極為復雜的變化,從出生時的魔丸到被殷夫人感化;從想要親近小女孩,到成為魔童;從表面的魔童到內心的寂寞、期待得到別人的認可,再到得知真相后的憤怒,以及看到李靖所做一切的悔悟。
![]()
![]()
可以說《哪吒1》里的哪吒經歷了一個極為完備的成長鏈路,而且哪怕是敖丙也有從親近人類,到必須殺人,再到合力對抗天劫的轉變。
那我們再看《哪吒2》里的人物形象有任何轉變嗎?沒有一個人有轉變!沒有一個人成長!
無量仙尊的惡沒有得到完全展現(xiàn),鹿童明明身為妖族卻對妖族下死手的狠也沒有呈現(xiàn),同時,包括土撥鼠、石磯、以及申正道的慘也沒有展現(xiàn)出現(xiàn)。而哪吒、敖丙、李靖、殷夫人等形象,也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挖掘。
我可以認為《哪吒2》是一部過渡型的電影,但不能因為它取得了高票房,在豆瓣上獲得了較高評分就認為這是一部好電影。
![]()
![]()
電影可以粉絲化,卻不能唯粉絲論!
在《哪吒2》沒有獲得金雞獎的熱搜中,經常能夠看到,其它所有電影加起來的票房都不如《哪吒2》的零頭多之類的評論。
什么時候一部電影能不能得獎的評定標準變成了票房?
票房高的電影就一定是好電影?票房低的電影就一定是爛片?恰如劉德華在《天下無賊》里說的:“開好車的,就一定是好人嗎?”
《1942》、《心迷宮》等片上映當年,遭遇票房慘敗,難道就說它們是爛片嗎?《澳門風云》、《大鬧天宮》等片上映當年,取得了票房成功,難道就能說明它們是好片嗎?
![]()
電影獎項專業(yè)化,不僅是對電影的尊重,更是對電影資本化、粉絲化的有力維護,可以保護更多沒有資本、沒有粉絲的電影,得到有效的社會重視,從而維護電影產業(yè)的多元化以及市場化,讓更多優(yōu)秀人才可以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期待《哪吒3》能夠以更完美的形象呈現(xiàn),但是,落雪也對餃子這種對專業(yè)獎項對抗的行為,極為不喜。這不是對封建大家長、對資本的反抗,而是功成名就后的忘乎所以,是當屠龍者成為惡龍以后,對自身利益的精致維護。
別說,從導演、編劇、制片、出品人、美術指導,以及彩條屋、光線影業(yè)從上到下,一個人都抽不出一天來領獎。
這種謊話,誰信?